新闻中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为党领导人民创造世所罕见的“两大奇迹”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在坚定不移的制度自信面前,为什么还要强调“补短板、强弱项”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是制度建设的“飞来峰”,也不是从一开始就尽善尽美,而是党带领人民千辛万苦探索出来的、逐步丰富和完善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这一制度具有强大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能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总结的13个方面显著优势与部署的13个方面需要坚持和完善的制度体系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这就说明,我们在制度建设上还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迫切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

  着力在补短板上下功夫。“木桶原理”告诉人们,短板是决定整个木桶容量大小的关键因素。补短板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制度建设更是如此。以正在如火如荼推进的脱贫攻坚战为例,明年我国就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解决了我国农村地区的绝对贫困问题以后,贫困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将从显性的绝对贫困转向更加隐蔽的相对贫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决定》提出“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就是要探索建立相对贫困人口的识别和扶持的长效机制,采取务实有效的针对性措施,让相对贫困人口得到更多扶持和实惠,跟上现代化的步伐。《决定》29次使用“建立”,提出了一批需要建立的制度和体制机制清单。例如,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加快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建立健全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规则;等等。所有这些要建立的制度和体制机制,都是补短板的重要着力点。

  着力在强弱项上下功夫。麻绳最容易从细处断。抓制度建设必须盯住薄弱环节,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固本强基,增强弱项。《决定》100次使用“健全”、128次使用“完善”,提出了一大批需要健全、完善的制度和体制机制。例如,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完善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制度;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等等。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必须坚持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着力找出制度建设中的弱项,紧密结合已经部署的各项改革任务,形成一体推动、一体落实的有效工作机制,抓紧健全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急需的制度,抓紧健全完善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备的制度,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永葆生机活力。

  制度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要把握“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的要求,坚定制度自信,稳固制度根基,厚植制度优势,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努力将我国的制度优势更好更快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长期保持并不断增强制度优势。(熊若愚)

来源:学习时报

上一篇:“中国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

下一篇:【中国稳健前行】我国国家制度建设和治理体系的“三个是”